我国企业大部分已经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对创造、提升企业价值的关键作用,并积极着手建设本企业的文化,如海尔、华为等,但纵观国内企业现状,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文化的政治化
我国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提供最详细的钢衬塑资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以贯彻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为主,企业文化工作者必须是具有较强的党性的党员干部,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个别人把讲奉献、学雷锋时刻挂在嘴上,不考虑实际工作效果。企业的政治就是管理好企业,创造效益;员工要讲奉献,讲艰苦奋斗,但更要讲价值的回报,讲激励机制,提供最详细的液压剪切机资讯,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企业文化雷同化
独特性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许多方面具有共性,提供最详细的煤气发生炉资讯,但更突出的是它的独到之处,它应该代表的企业独有的特征,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内涵。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由于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不明确,对企业现有状况把握不准确,盲目照搬照抄,企业文化似曾相识,具有鲜明个性的寥寥无几。
3.企业文化孤立化
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效益提高是相互作用的,它能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实力,而企业的发展壮大又能促使员工产生自豪感和向心力,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企业形象,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然而,当前我国的企业领导者在文化建设上往往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或为文化而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或功利目的太强,企图立竿见影,急于求成。
4.企业文化形式化
一些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过于狭义认为只是一些文娱、体育活动,把企业的文娱体育活动开展好了,就是建立了企业文化。实际中往往为了装扮门面,或为了赶时髦,热衷于作表面文章,提出几个口号,张贴几条标语,定个条例,写一曲厂歌,定一个标志,统一公司服装,再搞一些文艺体育活动,认为这样就完成了企业的文化建设。并没有将在市场条件下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竞争文化作为能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而仅仅作为一种面纱来对待。
这些问题首先是因为我国经济基础的薄弱,牵制企业文化发展,其次是政府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控制太严。复次,中国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实质和作用的内在机制理解不够深入。最后还得提到企业对自身定位不明确,经营和发展的心态不正确等方面。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研究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就必须先了解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作用。那么,企业文化到底有些什么功能呢?
1.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
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美国学者托马斯?彼得斯 [5]和罗伯特?沃特曼 [6]在合著的《寻求优势》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则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13]
(2)企业目标的指引
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1)规章制度的法律性约束
企业制度是企业的法律性规范,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2)道德规范的约束
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行为。如果人们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遣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同仁堂药店 [7]“济世养生、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道德规范约束着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纪律。
3.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和激发人的潜能,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企业员工就自然有了荣辱与共的观念,也会加倍努力,用实际行动出色完成自己工作。
4.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
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员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互相关心,相互支持。特别是领导对员工的关心,员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业精神风貌和企业形象对企业员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职工便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5.调适功能
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完美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调适功能实际也是企业能动作用的一种表现。
从这五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来看,可以清晰地看到企业文化不是提几句口号,搞几次员工业余活动所能涵盖的。那么现代企业应该如何培育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呢?
(三)企业文化体系建设该如何操作
1.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基本认识
企业文化体系不是“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而是企业的精神主宰。文化修养从深层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性特征。文化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更是这样。就象个人的能动和创造力不可穷极一样,组织的潜力更是无穷无极的,而文化对组织成员的精神培养,对组织机体运行秩序的维系、对组织协作力的巩固和凝聚,对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将是不可替代的。其形式也好,内容也好,都是极其细致而实际的。空洞的口号、铺排的文字、华丽的说辞不是企业文化,而是企业组织精神空乏时附庸风雅借以掩怯的幌子。那样的文化不仅组织成员听了云里雾里不知所从,其实就连倡扬这种“文化”者本身也不知其所以然。
企业文化体系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系统的综合反映。人们一般把企业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验管理阶段,最大的特点是人治,靠“一把手”的强势领导来管理企业;第二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最大的特点是法治,靠制度来管理企业;第三阶段是文化管理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文治。[14]事实上,后两个阶段是并行不悖的关系。
2.建设企业文化该如何操作
企业文化建设大致包括选择价值观念,强化员工认同,提炼定格,巩固落实,丰富发展等环节,笔者认为建设企业文化必须要有短期的规划和长期的执行,这一系列的活动或者说积累就是要将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提炼出来,并且把这种精神观念具体地体现和落实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行为、物质和企业形象建设等各个层面之中,也即企业文化的执行。
(1)提炼“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企业特有的理念,体现企业的个性。例如海尔集团的理念是“真诚到永远”;诺基亚公司的理念是“科技以人为本”;飞利浦公司的理念是“让我们做得更好”。这种理念,是根据形势和本单位特色提出来的,简明生动,成为本企业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
(2)创新“制度文化”
每个企业都有一套规章制度,它也是一种文化。例如上海宝钢等企业,针对各种岗位的员工,制订了必要的简明的“员工行为规范”,让大家遵守执行,保证企业有序运作。现在世界经济形势发展较快,一些新的人本管理模式和学习型组织,都需要新的规章制度,这就需要创新。
(3)倡导“行为文化”
企业精神不能“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应当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要落实到企业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行为上去。要树立企业的模范榜样,使员工行为更加优秀。另外,还可以通过晨会、升旗、唱企业歌曲等等仪式和活动,让企业员工经常感受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4)完善“物质文化”
企业的物质形态也能反映企业特点和企业形象。因此,要营造绿化的环境、整洁的厂容厂貌,现代化的设施和先进的办公条件等等。不要追求豪华,而要讲究先进。例如敞开式的大空间办公格局,更有利于营造员工努力工作,遵守纪律、互相竞争、互相沟通的良好氛围,比封闭的办公条件更加先进,所以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15]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有利于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所独有的,它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哲学,很难被竞争对手和其他企业所模仿,因此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的所有内容都是在价值观的基础上产生,都是价值观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和不同时期的体现和具体化。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说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塑造价值,就是追求价值的个性化。只有个性化才会给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能力以导向,才会形成竞争力。有个性的文化是很难模仿的,文化个性一旦转变成产品竞争力,也就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企业文化所形成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是一个“内化”过程,“内化”成熟即产生一种强大的规范力,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动准则,继而产生一种持久的推动力,促使人们积极地去实现既定目标。这种规范力和推动力正是核心竞争力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在动因。
有人曾说:体力是农业社会的核心竞争力,资本是工业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智力是信息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不仅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建设企业文化不仅仅是谋求企业经营发展之道,更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16]当然企业文化只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前文笔者详述的企业知识产权。那么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为文化培育建设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六、现代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必然要从企业定位的基本理念入手,企业文化的内涵需要通过一些外化的形象,来优化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从而达到影响消费者的作用。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企业标识和商标,即VI,蕴含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的VI,从设计到定型再到工商登记,商标注册,最终实现独用的拥有法律保护的形象。这其中最明显、最先接受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的便是企业的商标权。
除此之外,企业价值理念不但要影响着企业氛围和员工行为,而且也会把这种价值理念渗透到企业的产品设计中去。如,宝马汽车强调尊贵和安全的理念,它的技术研发与外观设计便在这个方面下足了功夫。特别是在产品的外观设计方面,现在很多企业强调“产品的人性化”,这其中的“人性化”便是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东西。把企业的价值理念融入到产品开发设计中去,提供最详细的纸箱生产设备资讯,让购买并使用这款产品的消费者,获得生活的质量的提高,从而达到需求理念与供应理念的共鸣。通俗地讲,就是企业善于把消费者的心理转化成经营的追求,并不断在生产中改进技术工艺,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而这种不断完善契合消费者心理的产品开发,也正是企业文化的助推作用。企业文化助推产品设计开发,产品设计开发又需要不断地获得新的更多的知识产权,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在无形之中助推着企业的知识产权,助推着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也适时地把融合企业文化理念的设计,提供最详细的过滤器资讯,加以法律上的确定,给予安全的保障。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需要企业文化的价值理念的支撑
1.知识产权战略属于企业制度文化
知识产权战略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属于其制度文化,也即法律文化的一部分。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从研究讨论到决策实施,再到形成具有稳定性的制度规范,就成为了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文化就是不断开拓创新的文化,因为只有不断设计开发出新的技术、新的外观设计、新的著作才谈得上新的知识产权。我们说企业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绝不是简单地口号和官样文章,它是需要企业的策划设计以及工程人员以之为使命,靠踏实钻研奋斗出来的。光说不练的企业只会把知识产权战略流于表面,而事实上这种“踏实钻研”的精神,靠得也绝不仅仅是口号和金钱,更多的是凭借这个企业昂扬向上、开拓创新的企业价值理念、企业精神追求所激发出来的。也只有企业团队的文化理念才可以保持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才可以永葆企业青春活力。这就体现出了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支撑作用。那么即使企业的外部环境如何变化甚至遭遇灾难,只要这个企业的文化是优秀的文化,这种企业灵魂也会在适当的时机迅速重生。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都是一个从无到有,不断累积的过程,这是一个过程,但对于一个企业长久的发展来讲,却是不可偏废的。很多学者讲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就像生物一样,逃不过生老病死。但是笔者认为这个生命周期肯定是相对的,要想企业的发展绵绵不绝,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它运行的七经八络,只有用统筹的眼光进行布局,现代企业只有兼顾“文治”与“法治”,方能使企业长盛不衰,为企业的每一人,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17]
2.企业文化建设与知识产权战略之间的关系结构图(略)
从上面这个结构图,不难看出企业文化的法律性,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与知识产权战略之间的相互包容,相互助推的关系,现代企业也只有兼顾到法治(知识产权战略)与文治(企业文化),并且实施“法治”与“文治”相结合的经营理念。才能不断延长企业的价值链,才能实现企业的财富积累以致长盛不衰。那么现代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提供最详细的焊接三面刃铣刀资讯,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经济价值呢?
七、现代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经济价值
(一)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1.企业核心竞争力离不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文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的生存法则概况起来,是看谁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谁就拥有了制胜的第一步;谁拥有了自主的品牌,谁就拥有了制胜的第二步;谁掌握了核心的竞争力,谁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财富。在市场经济下,拥有知识产权而不懂管理营销,金子也会被埋没。只有知识产权与品牌相结合,才具备了取胜市场的禀赋。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筑必不可少的两样就是知识产权和企业文化。
2.国内成功案例
譬如成立于1984年的海尔,90年代以来,海尔的名字在企业界越来越响亮,20多年前,一个只有800人、亏损147万元的集体企业,在一种神奇力量的支配下,竟然成为全球500强企业、销售收入近千亿,品牌价值同样近千亿元的特大型企业。海尔就是凭借着独特的企业文化,坚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持不断创新,建立了庞大的知识产权王国,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如今的海尔,不仅向全球的千家万户输送着高质量的产品,还同时输送着海尔独具魅力的思想和文化。海尔的“真诚到永远”,让人听了就有种得了禅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8]的真谛。
(二)国内外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构筑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案例
在国外,就不得不提到迪士尼了。迪士尼的成长应该始于1929年,沃尔特?迪士尼的第一个创新��米老鼠。八十年的历程,不但创造了影视娱乐的奇迹,也创造了知识产权的奇迹。时至今日,单就“米老鼠”已经有八十岁的高龄了,但是迪士尼高超的知识产权保护,依然延续着它的长寿。从影片到玩具再到主题公园,迪士尼的所有行动的第一步是注册版权,这一点上,迪士尼每生产一部影片,不仅马上将影片中的全部形象和场景申请版权,而且同步为市场看好的动画形象等申请音像制品、DVD、图书、主题公园造型、特许经营等一系列领域的版权。现在全世界大多数的儿童仍在迪士尼的动画王国玩耍,这种文化的力量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企业理念的传播与认同,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尽管迪士尼在延长版权寿命上有垄断之嫌,但不得不承认迪士尼是一个善于运用知识产权和文化的高手。当然还有很多成功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文化的案例,比如,中兴、联想、肯德基、IBM等等。无数的实例已经反复论证了企业文化与知识产权战略所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提供最详细的高强土工格室资讯。[18]
结 论
最后,笔者再重申自己的观点:对于现代企业来讲,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各有自己的重大作用。知识产权首先十一个战略问题,但实际上它又是一个法律问题,且属于法律制度文化,而法律文化有同属于文化的一部分,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法律性,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企业文化与知识产权战略间一衣带水的关系。企业从创建开始,理应不断开拓和完善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二者对于企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相互助推作用。不但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现代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只有统筹兼顾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现代企业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逐。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最多会产生百万富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会产生千万富翁;同时掌握知识产权与企业文化的可以产生亿万富翁。
西方一位哲人说得好,经济现象和伦理文化是同一因果链的两个侧面,经济现象的背后是文化力。正如迪士尼的影响是全球的数以万计的一代代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企业也能用自主创造去影响全世界。
参考文献
[1] 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423
[2] 赵旭东主编.公司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2-279
[3] 张道祥.当代普通心理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75-83
[4]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92-100
[5] 赵秉志.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13-76
[6] 郭克莎主编.法律事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1-95
[7] 李显君.国富之源�企业竞争力[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20-58
[8] 卜再元.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5-69
[9] 张德,吴剑平.企业文化与CI策划(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6-26
[10] 付昌.组织智商�企业真正的竞争力[N].世界经济报道,2001-08-28(12)
[11](美)斯坦雷?M?戴维斯.企业文化的评估与管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5-70
[12] 孙慧阳.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J].商业经济,职业适应",2006,11(01):18-23 -98
[13]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成长的若干篇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72
[14] 祝慧烨.发现企业文化前沿地带��30家中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78-91
[15] 罗长海.企业文化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7-85
[16] 胡斌,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张维迎妙谈企业核心竞争力[N].市场报,提供最详细的视镜资讯,2002-01-17
[17] 王红茹.企业文化:另一只“看不见的手”.[J].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2,23(05):15-18
[18] 刘光明.中外企业文化案例[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55-58
[1]【古罗马】盖尤斯著,黄风译:《法学阶梯》,82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2]中国铝业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现隶属于中铝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最具实力的轻金属冶炼设计科研单位之一。中国铝业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先后承担过国内外各类工程设计800余项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2项,建院以来共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及金、银等奖共43项,省部级奖项194项,专利申报1300余项,专利申报名列全国两万多家科研院所第一位。中国铝业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同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世界知名铝企业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提供最详细的电加热炉资讯,同时,专利技术已经在印度、哈萨克斯坦、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家应用。
[3]移动通信标准的简写,TD-SCDMA (3G标准之一)TD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TD-SCDMA。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中文含义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该项通信技术也属于一种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它是由中国第一次提出并在此无线传输技术(RTT)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完成了TD-SCDMA标准,成为CDMA TDD标准的一员的,这是中国移动通信界的一次创举,也是中国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贡献。在与欧洲、美国各自提出的3G标准的竞争中,中国提出的TD-SCDMA已正式成为全球3G标准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进入世界领先之列。该方案的主要技术集中在大唐公司手中,它的设计参照了TDD(时分双工)在不成对的频带上的时域模式。
[4]全球主要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宗教信仰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它作为一个种精神风俗,是极其复杂的。各宗教派别,都有自己的神灵,信徒们都虔诚地维护自己信仰,要求信念专一。
[5]托马斯?彼得斯:生于美国巴尔的摩市,曾获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学学士及硕士学位、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和商学博士学位,目前负责自己创办的顾问公司(Palo Alto Consulting Center),同时任教于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学院。他曾任麦肯锡等公司顾问,并长期为《华尔街日报》撰稿。
[6]罗伯特?沃特曼,生于美国丹佛市,曾获科罗拉多州矿业大学工程学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曾在麦肯锡顾问公司任职约二十多年。他发表了许多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文章,并被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学院聘为兼职教授。
[7]同仁堂药店原名叫“同仁常乐家老铺”,开业于清朝康熙八年(1699年)。该店经营的中草药和丸、散、膏、丹等各种中成药,以选料真实、炮制讲究、药味齐全著称于世。
[8]“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古来禅宗的主要特色。而“不立文字”则是此一特色的代表性语句之一。重点在强调禅宗“以心传心”的特质。亦即禅宗以为心法只能以心相传,故不须别立文字。